“笃爱悦读”好书推荐(一)

编辑:李笃强 发布时间: 2013-11-21 16:20


“笃爱悦读”荐书(一)

      去年以来,读了一套关于教育名家的书——《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觉得不错,现推荐给大家,愿大家抽空读一读。如有需要,我可以提供样书。由于本人笨嘴拙舌,不知道说什么才能打动大家,所以想了个笨办法,把这套书中的“名人推荐序”逐字敲下来,希望大家有空看看这套不错的书。

 

与您共读,渐入“家”境

     散文家梁衡先生认为阅读是一种精神需求,如同吃饭一样是一种物质需求。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六个层次: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如果说阅读是人的一般需求,并无有无之别,只是层次之分的话,那么以培养人为己任的教师,对于阅读的需求理应较常人更为旺盛。阅读所需到达的层次也理应较常人更高。为了契合这种阅读需求,从内容来看,则没有比阅读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更为合适的了。

    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我们最应珍惜的财富。这些财富就像火种一样,能点燃激情,照亮前方,启发教师发现和生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教育思想。虽然在某个特定阶段,教育大师的思想和实践总难免有着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型,但他们那些独到的教育思想无论在何时何地,对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改革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不过,教师如何接近这些教育大师,如何与大师建立没有隔阂、没有阻碍的沟通渠道,如何从大师那里汲取教育滋养,是一个至关重要却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一直以来,教育大师的典籍都是以学界的“自留地”的面貌示众——不是太厚重,就是太专业;不是过于艰涩,就是晦涩难懂。教师仅仅仰望大师的背影就已经很吃力,遑论站到大师的肩膀了。

    由此,改变阅读方式,和教育大师展开平等对话和交流,就成为教师经典阅读的可能出路。而新的阅读方式离不开相应的文本支撑。这里我很高兴看到几位年轻的教育研究着在尝试做这一文本建构工作,并形成本套丛书的成果。 

    纵观丛书各册的编写,不难发现,作者力避以任何既定的理论框架去“框”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从中解读出某思想“古已有之”式的结论,而是回到经典作品本身,试着挖掘教育大师本人试图传达的东西。当然,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当“挖掘”开始的时候,东西就已未必是教育大师本人试图传达的,而是渗透了“挖掘者”想要传达的东西。为此,作者采取把“挖掘”出来的东西和原初的东西(即经典作品中的原文)一并呈现的方式,不仅说明挖出了什么,还说明挖掘之前的样子,给教师们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再挖掘”或者“重新挖掘”提供条件。

    这样的编撰思路决定了本套丛书的阅读方式,不是以往的“领读”——为经典提供一个权威解释,带领教师门去理解掌握,而是“共读”——犹如面对面就某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一起阅读讨论一般,作者们就心有所感处谈了他们的看法,也请读者诸君就心有所动处谈谈所见,共同理解,共同提高。因此,教师们不妨把编著者们的解读看作“写在书页上的眉批”,他们写下了他们的“眉批”,也请您写下您自己自得“眉批。在这个意义上,书并未写完,而是将在您的手中不断续写。不断描画。

    最后,很想和读者朋友分享的一点是,我在阅读教育大师经典作品的过程中,除了服膺于前辈大师们惊人的洞察力,深邃的思想外,也时时感受到大师们对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崇高使命感。我想,正是这种关怀和使命感才使他们矢志不渝地投身于教育并作出卓绝贡献——如果孩子的今天预示着人类的明天,那么教育的命运便关乎人类的命运。这可能就是梁衡先生所言作品中所具有的超越知识、思想之上的审美境界,一种“教育家境界”吧。

    与您共读,渐入“家”境,我以为是本套书出版对于教师们的意义所在,也是再次予以诚意推荐的理由!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丛书名称:

              1《和优秀教师一起读卢梭》

              2《和优秀教师一起读福禄培尔》

              3《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蒙台梭利》

              4《和优秀教师一起读杜威》

              5《和优秀教师一起读马卡连柯》

              6《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

                                                                                                                                                                                                          (荐书人:李笃强)

最新导读

扫二维码
返回顶部